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新闻 > 火锅文化
重庆吃火锅的人虽多,知晓重庆火锅历史的人却很少
 

火锅是重庆的一张名片,但重庆吃火锅的人虽多,知晓重庆火锅历史的人却很少。在九龙坡金凤镇海含路上,有一座高约37米、直径约21米的建筑,这座外形酷似“火锅”的建筑就是重庆三耳火锅博物馆。

创建于2002年的重庆三耳火锅博物馆,博物馆的创建者如今已是71岁的老人,人称“火锅奇侠”的聂赣如。在他的带领下,记者日前走进博物馆,品味重庆悠久的火锅文化。

乾隆银锅流落民间

“我们家是从我爷爷辈就开始玩收藏。”聂赣如说。一次在清理祖传藏品时,3口风格各异的铜、锡、瓷火锅,引起了他的兴趣,加之自身从事火锅事业的缘故,让他萌生了收藏火锅、创建火锅博物馆的念头。

“每到一个地方,我都会先去古玩城淘锅。”聂赣如介绍,现在馆藏火锅已有600多件,国内外的品种都有,包括商代青铜火锅、唐代的三彩火锅、明代的景泰蓝火锅、德国的旋转火锅、法国的浪漫铸铁火锅等。不仅如此,聂赣如还收藏了2万余件与火锅相关的楹联、书画作品。

记者在博物馆的三楼看到,一张八仙桌上8个碗碟众星捧月般围绕着一口纯银火锅,在锅底铸有“乾隆年制”的字样。据介绍,乾隆皇帝当年举行千叟宴时,打造了近2000只火锅,这便是其中的一只。

“我和此锅有缘呐!”聂赣如介绍,大约10多年前,他接到朋友的电话,告知内蒙古有口好锅,便立即坐飞机赶了过去。最后,他花了不菲资金买下这口纯银火锅。聂赣如说:“这些火锅因为是‘宫廷用’,很少流落到民间。”至于这口锅的来历,还有待研究后方能道出。

 

上一篇:在《重庆十大名片》之中,火锅作为重庆的第二张名片 下一篇:重庆的饮食文化魅力--重庆火锅文化
 
中国.重庆.歪馆老同学